-
尚权推荐丨钱红英:定罪主客观一致的司法判断
所有犯罪(分则罪名)的成立都需要具备客观不法和主观责任两个要件。从刑法史角度考察,定罪原则经历从客观归罪到主观归罪,再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演变过程,主观归罪或者客观归罪都已经不符合法制发展的需要。从现实角度看,定罪需主客观相一致。但问题在于到底先作客观判断还是先作主观判断,按照什么顺序判断,主客观应该如何统一,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不小的困惑。 笔者认为,所谓的主客观相统一并不是只要具有主观
2023-06-08
-
尚权推荐丨方文军:关于毒品认定的几个重要问题
准确认定某一种物质是否属于毒品,是保证涉毒品类案件准确定性、公正处理的前提。近期,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对毒品认定不准确的案件,个别案件的定性甚至因违反逻辑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产生巨大影响。为此,本文就当前毒品认定方面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供办案、研究工作参考。一、法定性是认定毒品的首要条件 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
2023-06-08
-
尚权推荐丨王勇:交易型电信网络诈骗罪与非罪辨析
摘要当前以各类货物或者服务交易为名义的电信网络诈骗易发多发。市场交易领域的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属于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也符合民事欺诈的要求,存在认定上的困难。但二者在对财产的法益侵害性程度、是否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等方面存在区别。围绕这两点判断罪与非罪时,应强化客观性审查:一方面,注重考察行为人是否支付对价、支付的对价是否明显偏离市场价格;另一方面,诈骗行为是对关键事实进行
2023-06-08
-
尚权推荐丨赫尔穆特·福里斯特、王德政:刑法教义学中故意理论的传统与前沿
摘要可能性理论摒弃了独立的意志因素,与传统故意理论之间的争议是怎样将故意与过失的区分阐述到最好的地步。盖然性说和故意危险说这两者与传统故意理论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前两者提出的比认为这可能发生更高的要求,是否应当替代或补充从独立意志因素角度去理解的涵摄过程。故意危险说无法作为独立或补充性的标准去区分故意与过失,其极端化思想也应当予以否定。故意不同于过失是因为行为人作出决定不去避免符合构成要件的事件
2023-06-07
-
尚权推荐丨刘立慧:从客观违法、主观责任原则到行为违法、行为人责任原则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刑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刑事诉讼法等部门法的修改,有必要修改和完善刑法的滞后之处。刑法典与基础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应告别客观违法、主观责任原则,贯彻《刑法》第五条所隐含的行为违法、行为人责任原则。违法是对行为的刑法评价,责任是对行为人的刑法评价。具有形式违法、实质违法的行为,是与刑事责任相应的犯罪,即行为构成的犯罪、实质违法意义的犯罪,这区别于行为人所成立的最终意义的
2023-06-07
-
尚权推荐丨张明楷:我的高考
▲2014年11月,张明楷教授应邀赴泉州讲学,在清源山下的老君岩前照相。图片来自网络。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曾兼任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曾为日本东京大学客员研究员,师从山口厚教授;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客员研究教授,师从前田雅英教授,德国波恩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多次参与
202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