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呈现了少年犯罪刑处置中惩罚报应与矫正目的之间的博弈。深入考究犯罪及责任的本质,应当说以惩罚报应为主导兼顾矫正目的是罪刑处置的总体原则,这也是我国《刑法》罪刑规定的实然呈现。宽严相济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同时鉴于少年身心发展的科学思想,罪刑处置的总体原则在极端严重暴力少年犯的层面,应具体表现为以惩罚报应为重心兼顾矫正目的的策略。我国《刑法》对严重暴力少年犯的处
摘要我国现有刑事证据规则的核心内容是证明力的审查判断规则。为提高法庭发现真实的能力、促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转变、提升证据规则的可操作性,我国刑事证据规则应当从过去的以证明力审查判断为中心转向以证据资格也就是可采性为中心。可采性规则主要包括关联性规则、品格证据规则、传闻证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验真规则等传统上被认为有助于提高发现事实之精确性而设置的规则,也包括特免权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基于特定政
提要正当行为是刑法中重要的出罪事由,而关于其在经济刑法中的类型与适用问题,尚未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经济刑法中无正当防卫适用的空间,不仅正当防卫无法作为经济犯罪的出罪事由,而且从实践角度来看,对经济不法行为实施正当防卫一般也无现实可能性。经济刑法中紧急避险适用扩张化会破坏社会运行所依赖的基本法秩序,应对正在发生的危险和不得已做严格解释,环境刑法是经济刑法中可能适用紧急避险的唯一领域。正当防卫与紧
在数字经济时代,盲盒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方式,凭借独特的趣味性、娱乐性和随机性,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盲盒消费热反映了当下蔓延于青少年群体间的亚文化现象:盲盒消费是一种新奇文化、情感满足和社交需求消费,他们通过盲盒消费获得了独特的情感满足和娱乐享受,同时还开拓了人际互动的新公共空间。盲盒销售契合了这类消费群体的文化和情感消费需求,促进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助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然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也被简称为指居,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之一,也是逮捕的重要替代措施之一。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五种强制措施,其中既包括了羁押性强制措施,比如拘留、逮捕,也包括了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比如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根据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和执行场所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自己住处的监视居住(以下简称自居)和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从上述两类监视居住的法定条件和使用顺位来看,自居
摘要近年来,将共谋而未参与实行类型的共犯人认定为主犯的判决,引人注目。但是,在刑法理论上如何对其详尽说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可以参考日本的共谋共同正犯概念,将共同正犯的行为不限于具体构成要件的实行行为,而从为结果的发生提供与实行犯同等程度或者匹配的因果影响的视角出发,将支配或者操控了行为过程,影响了共犯结果发生的共谋行为认定为共同正犯乃至主犯。在进行这种判断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