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体角度民刑交叉的研究内容有必要有所调整。经济犯罪的民刑交叉问题在实践中多数表现为商事合同效力审查与刑事犯罪认定所出现的法律事实认定、法律责任承担、程序规则设置等方面的竞合交叉,实体角度的民刑交叉研究应导入商事思维,走向商刑交叉问题。本文结合商事信赖利益、商事伦理价值、商事交易目的,对套路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融资型借贷等新型案件中的合同效力审查与犯罪认定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商事合同的效力
在刑事诉讼科学化理论背景下,需要对证人出庭制度进行跨学科分析。司法实践中刑事证人普遍不出庭和依法不出庭问题突出,在证人理性决策的基础上,未来应当走向体系性的复合模式。基于DEMATEL法应用的科学化分析,需要构建证人是否出庭决策的复合模式,主要包括涉及国家、社会、法律和证人四个维度、内含十二个具体影响因子的关系体系。刑事证人出庭制度的完善进路,突出体系性复合模式及其证人理性博弈的综合作用。在国家和社
摘要:电子证据作为我国取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发展的驱动下,电子证据在司法证明活动中的作用日渐凸显。相反,在实践中,电子证据尚未有效发挥其自身价值,电子证据的真实性被普遍认为是电子证据适用的第一大障碍,实则是对电子证据系统性与稳定性的漠视,进而引发电子证据运用复制件化、空洞化等实务偏差,因此,有必要在建立电子证据系统化观念的基础上,通过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与推定规则的适用,以此缓解电子证据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传销犯罪的研究变迁,揭示该领域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判传销犯罪的发展规律、完善法律规制措施、打击传销诈骗犯罪、保护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产权提供决策参考。以CSSCI与北大核心中收录的传销相关的主题论文为数据来源,通过文献计量工具对传销犯罪研究进行可视化回顾。结果显示,该领域研究的相关理论历经了传销行为进入法律视野传销行为的刑事规制新型传销的查处与规制三个时期,目前在研究方法、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当前J市检察建议工作情况呈现制发数量逐步上升、适用较为集中、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特征。J市检察机关通过加强思想引领、健全制度机制、积极对外沟通和强化督促落实等举措,推动检察建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规范制发程序、提高建议精准性、
一、引 言量刑规范化是指依靠规范量刑主体的量刑活动,使刑罚的裁量符合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使之更具有合理性、透明性和可预测性,以更好地实现量刑公正、合理的目的。量刑规范化改革旨在解决量刑中出现的偏差与失衡问题,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我国的量刑规范化改革以2003年3月姜堰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的《江苏省姜堰市人民法院规范量刑指导意见》为起始标志,历经了部分法院初步试点、全国法院全面试点、全国法院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