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侵权法规制是网络暴力协同治理的重要路径之一,主要依据是过错责任下的知道或应知规则和通知—删除规则。但该规制路径面临一系列难题:通知—删除规则适用人身权益面临挑战,网络侵权的预防和取证难题亟待破解,侵权法规制与公法规制缺乏有效衔接。这些难题凸显了目前我国网络侵权规则存在的制度困境。破解这些困境,就应该厘清平台应尽注意义务,合理设定平台主体责任;明确技术规制法律依据,推动破解在线治理难题;规定
摘要私权模式的法律救济机制适配于对传统言语暴力的处理。网络暴力不应定位为个体之间的侵害,而应解读为社会系统性力量对个体施加的权利侵害,这使得网络暴力表现出不同于传统言语暴力的特性。私权模式的法律救济机制已然丧失现实基础,与网络暴力的治理需要之间存在脱节的问题。有必要在以国家—社会—个人三元结构为基础的法律体系中来考虑对网络暴力的应对。个人在面临社会性压制时仰赖公权力的保护,故而网络暴力涉及的是
摘要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诉讼程序中,投资人诉讼地位的确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目前不管是司法实务界还是学界,对于投资人诉讼地位的认识与处理还相当混乱,做法各异,观点不一。从诉权视角来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诉讼程序是追究集资人刑事责任的刑事诉讼程序与解决违法所得问题的追缴退赔程序的结合,具有诉的合并特点。在这两种诉讼程序中,投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诉的利益,因而投资人的诉讼地位宜以刑事诉讼程序为
重实体轻程序,还真不是随便说的,确实反应着这种普遍性的心态和状态。办案人员普遍的重视实体问题,觉得实体问题是案件的核心,实体问题感觉更高级,更富有司法创造力,更能体现办案能力,所以大家也更在意。所以刑事司法官购买的业务工具书,也是刑事实体法居多,无论是教材、法条还是案例集。从案例集上来看,也主要是对实体问题的判断。法条也主要是刑法的法条。从教科书看也是刑法学卖得更好,销售量也要远远刑事诉讼法。
摘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的具体表现,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举措。对该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刑事司法制度,应从纵横两个维度予以观察。从横向的世界各国制度视野看,我国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具有独特的司法理念价值取向和制度体系建构。从纵向的刑事诉讼四次革命历史看,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基本上都是以权力与权力、权力与权利的制衡理论为指引,围绕着辩护权的扩张与公权力的
摘要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的增设标志着我国刑法正式对基因科技犯罪作出回应,当前学界对该罪的立法正当性和周延性批判有余,而对其保护法益和具体适用的教义学解读不足。模糊而抽象的人类尊严和伦理秩序,由于无法发挥立法批判和指导解释的方法论功能,不宜作为该罪的保护法益。最近饱受关注的人类遗传安全和生物安全,由于都属于更宽泛的基因犯罪或生物犯罪保护的类型法益,且混淆了规范保护目的与保护法益,也不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