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6月16日下午,第十七届刑辩十人论坛在北京市朝阳区金和东路20号院正大中心北塔25层盈科厅成功举办,专题研讨《刑事诉讼法》修改与辩护制度完善。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有刑辩十人论坛发起人: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主任杨矿生、北京市君永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兰亭、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律师钱列阳、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主任郝春莉、北京市冠衡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卫东、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兆峰、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合伙
摘要认罪认罚从宽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三个核心要素。认罪与认罚是前提条件,从宽是结果。认罪的成立条件是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与罪名。认罚的成立条件是同意量刑建议并签署具结书,不同意适用简化的诉讼程序的不影响认罚的成立。从宽是指实体法上的轻缓化处罚,包含了酌定减轻处罚与酌定免除处罚。认罪认罚从宽应当作为法定从轻量刑情节在刑法中明确规定。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核心要素;成立条件;量刑情
摘要现行刑法借助相关罪名附带保护私密信息。这种保护模式主次颠倒,不合时宜,既会形成制度漏洞,又难以实现罚当其罪。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私密信息与个人信息之间的差异越发明显,私密信息更易被侵害,在前置法中两者已经走向分治,况且刑法保护私密信息与个人信息的目标不同,这些客观情况都要求私密信息与个人信息分域而治。侵害私密信息虽然给他人造成的伤害事后难以补救,但总体上仍然属于传统风险,应当沿袭传统的事后
2012年修法之后,在各机关分别制定《刑诉法》实施细则之后,2015年前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司法解释,除了各部门分别出台规定外,两高三部还联合制定了相关规定。此后就是一系列的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推进。这说明这两方面在上一次的修法过程中是不足的、欠缺的,也是此次修法的方向和重点。要在原有司法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法律层面,并且有所进步。保证此次修法是进一步限制公权力、进一步
摘要实体从宽立足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承载着具有人文关怀的司法宽容精神,为认罪认罚从宽应有之义。但程序从宽中的强制措施从宽不仅在正当性上存疑,在可行性上也存有较大障碍。而诉讼程序从快从简的从宽则面临二重悖论,即程序加速与从快打击的矛盾、程序简化与权利放弃的抵牾。根植于诉讼效率的程序从宽虽满足了案多人少的现实司法需求,但却存在司法机关利益入侵被追诉人利益的风险,其客观上减少了裁判人员所获案件信息
有一些认为批捕时不存在管辖问题,所谓的管辖问题主要是从起诉开始的,原因就在于要与法院的管辖相对应。而批捕的时候,还不涉及起诉,自然也就受制于法院的管辖范围。他们的结论就是,只要对应的公安机关提捕的案子,就应当受理。捕与不捕可以自己决定,但是不受理好像不合适。依据就是就是刑事诉讼法的87条,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那么,批捕真的没有管辖问题么?这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确实,管辖问题本质是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