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如何处理行为过当与结果过当的关系,目前主要存在着新、旧行为过当一元论结果过当一元论以及折中说这四种观点。结果过当一元论具有判断标准不清晰、催生司法实践中的唯结果论倾向、不当课予防卫人较大范围容忍义务等一系列不合理之处,并且有违背宪法的嫌疑。从刑法规范的先天内容出发,应当正确理解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重视防卫行为本身的危险性,肯定行为过当是防卫过当的核心要素,故原则上应采纳旧行为过当一元
摘要在大陆法系刑法中,违法性认识错误不是必然地阻却责任,往往设置阻却责任的界限。即符合界限条件时,才赋予阻却责任的法律效果。在韩国,正当的理由作为违法性认识错误阻却责任的界限,在早期与法律过失相关,后来德国的责任说被接受后,用避免可能性替代正当的理由,并被司法实践接受。正当的理由以期待可能性的规范责任论为基础,避免可能性以纯粹规范责任论为基础,在犯罪论体系中地位和功能不同。因此,用避免可能性判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人民法院如何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坚持能动司法,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将平等保护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到刑事审判工作中去,更好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需要着力研究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的
好的电影,直指人心。好的规则,温柔中有股力量。最近看了《奇迹男孩》,感慨良多,既看到了人性的力量,更看到了规则的力量。校园的规则,对孩子而言就是法律,对校园规则的运用,对学生来说与司法无异。法律的信仰就根植于这些幼小的心灵中。孩子并不幼稚,有时只是大人太过于成熟。1 多元、包容、平等的真正含义任何初到幼儿园、学校的孩子都会显得怯生生。打破舒适区对任何人而言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孩子确实是一张白纸
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行受贿双方为规避调查,往往精心设计、掩饰伪装权钱交易行为,利用商业机会进行利益输送,犯罪手段更趋隐蔽。由于该行为既有职权介入成分,又有市场交易因素,实践中存在不同认识。案件办理中,对利用职权接受商业机会的行为,应当结合具体案情,抽丝剥茧,去伪存真,综合考虑收送双方之间的主观动机、谋利事项、收受财物和风险承担等情节,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权钱交易的行为本质,作出精准认定。【关键
摘要刑事责任概念的空洞使其连接犯罪与法律后果的桥梁作用呈现虚置化状态,无法实现出罪之功能。程序出罪将有罪归于无罪,其实体法依据即为刑事责任的排除。刑事责任独立于阶层犯罪论体系的责任阶层,其考察对象为情节综合体,应确立实质、动态、反向的刑事责任观。刑事责任出罪的理念基础在于预防刑对责任刑的调节和需罚性的丧失,具有坚守犯罪构成的质性判断、聚合实体要素并以责任分配和责任消弭模式考察归责分配的意义。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