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权上提一级改革使逮捕决定的理性化程度有所提高、下级院侦查部门的侦查行为得到规范,但也出现了立案下沉、上下级院之间配合甚于监督、分歧难以弥合等问题。影响上提一级改革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的科层制关系、上下级检察机关在程序运转中的风险考量、上下级检察院的工作量。应当有针对性地通过明确指导理念、引导利益考量、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对改革进行完善。关键词:职务犯罪案件
摘要律师作为涉案企业聘请的合规顾问,在协助企业合规整改中可以充当三种角色:一是检察机关启动合规考察程序的申请者,二是第三方组织监督考察的应对者,三是检察机关合规验收听证的答辩者。为帮助企业实现有效合规整改的目标,合规顾问应通过积极工作,满足检察机关启动合规考察程序的基本条件,针对涉案企业发生犯罪的内生性结构原因,对其治理结构、业务类型、经营方式、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等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消除那些
我们都知道取保换阶段都要续保,也叫换保,但实际上是重新办理一套取保候审手续,这是比较繁琐的。但是如果是羁押状态,只是换押就行了,这是非常简便的,是不需要嫌疑人到场的,但重新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可一定是嫌疑人要重新到场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续保自然要比换押繁琐的多,从而搞得取保这件事就像给自己找麻烦,也是给别人找麻烦。如果要是捕了,不就全省事了么,尤其是还更加安全,主要是对自己而言的。如果说当初重新
摘要受制于客观真实发现的诉讼认识论,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尚未摆脱客观化标签。如何规限法官对事实的内心确信,一直是刑事司法实践与理论的难题。2021年刑事诉讼法解释第140条的司法实践表明,证据裁判活动与法官事实心证出现功能性混同,证明标准条款出现某种规范偏移。由于事实心证的高标准不当限制了证据裁判活动,降格适用证据要求与程序要求、以形式叙事为主线建构证据链便成为实务部门的应对之策。为规避主观风险与体制责任
摘要单位犯罪主体关系结构上的互斥依存包容同化四元认知,直接导致了制度异化、适用不平等、存在处罚漏洞、阻碍刑事合规改革进程等不良实践效果。究其根源,对行为责任论的固守是传统主体关系认知得以形成的根源所在。单位固有责任论本土化为主体关系认知的合理化提供了正确方向,但由于行为责任论的思想桎梏,使单位组织体归责依旧离不开自然人的行为和意志,更无法化解同化认知带来的实践困境。转而以归咎的刑事责任为立场,
摘要犯罪附随后果是指刑法之外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对有犯罪前科者及其家庭成员或亲属适用的,对特定权利和资质的限制、禁止或者剥夺。犯罪附随后果与刑罚、保安处分等具有性质上的不同,也会给犯罪人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其严厉性有时不亚于刑事处罚。我国犯罪附随后果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其消极影响随着轻罪时代的到来会愈发严重。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规范化应贯彻权利理念,满足宪法规定和比例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