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醉驾入刑10年来,社会影响与日俱增,对抑制严重醉驾行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证数据显示,因醉驾入罪门槛低、出罪机制不完善、前科封存制度阙如、刑罚严厉性不足等,导致当前我国醉驾治理面临着打击面过宽和对潜在违法者威慑力不足的双重困境。破解双重困境的总体思路,在于健全宽严相济的醉驾治理体系。具体而言,在刑事立法上,适当提高醉驾入罪门槛,加大刑罚规制力度,确立轻罪前科封存制度;在刑事司
摘要基于医药合规法治发展的全球视野研究可知,我国确立并构建医药合规法治模式,需要重点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观念方面,高度重视医药合规在企业合规整体格局中的突出地位。二是合规法律方面,努力构建医药反腐的双轨立法模式,同时着重形成关于医药合规的类型化、精细化的权威指引,尤其是司法指引。三是合规内涵方面,着力形成以理性监管医药行业经济互动以及提升医疗质量为中心的医药合规规范格局。四是合规执法方
实践中,由于少数村组干部纪法意识淡薄、私欲膨胀、缺乏有效监督等原因,涉及农村三资领域的违纪违法案件频发,尤其是村组干部挪用钱款的行为,由于村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具有自治性质和协助政府从事公务的双重职能,村组干部管理的钱款来源多样,因此,村组干部挪用钱款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还是职务侵占罪等相关定性问题值得关注。【关键词】村基层自治组织村民小组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职务侵占罪【案例简介】案例
□为精准界定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界限,正确适用罪名,妥善择处惩罚类型,应从优化法律解释规则构塑、创新证据证明技术运用、协调刑民法律思维等三重维度,扎实做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知识产权刑事案件。 □在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过程中,要及时提炼并运用好此类证明技术和方法,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刑事检察办案质效。 伴随着知识产权领域民事、行政、刑事立法的日趋完备,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也愈发完善,这对检察官知
摘要刑法学的发展应当进一步重视行为人的人格评价,以人格评价为实践中特殊案件的从宽处罚提供理论支撑,实现案件办理法理情的统一。刑事归责是综合考虑行为人人格,以确定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过程。中国刑法学可以借鉴大陆法系刑法学理论,拓展刑事归责范畴,充实刑事归责要素,建构三重刑事归责构造体系。刑事归责要素包括刑事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期待可能性、人身危险性。刑事归责论的建构,可以改变中国刑法学体系平面化的
在近日召开的首届电子数据司法应用与前沿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坚定推动电子数据在司法领域蓬勃发展崔晓丽 戴士剑 近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电子证据实验室、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和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首届电子数据司法应用与前沿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的多位学者及司法实务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电子数据在司法领域应用的现状、挑战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