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权推荐SHANGQUAN RECOMMENDATION

尚权推荐丨杨吉:《法科生的明天:16+N种职业可能》——捆致年轻法律人的家书

作者:尚权律所 时间:2024-03-19

 出于对明天的未知决定了在今天的紧迫。每个行业的焦虑感虽各有不同,但源头大体类似——外部的市场调整或趋势变化,内在的专业提升与业务创新。法律服务业亦是如此。对多数从业者而言,技术,确切地讲,以搜索引擎、在线问答、视频直播、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网络科技,让原本相对圈层封闭、有较高门槛和讲究职业归属的这个“共同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同牛津大学教授理查德·萨斯坎德,这位长期关注数字变革对律师业和司法界冲击的学者在其经典的两本相关著作中都有过充分地讨论。书名就很好地展示了他及其部分有识之士的法律人们或担忧或警觉的事物,当《线上法院与未来司法》的革新是不可逆的,那么《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

 

 就像日本明治大学法学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同时也是身为律师的太田胜造他在一本名为《AI时代的法学入门》中即便创作主旨是为了面向年轻一代的法律入门与法学启蒙,但他也不忘了一个时代背景的预设,那便是在网络社会崛起之中,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启用和对跨学科方法论的强调。近些年,例如《人工智能与法律解析》《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法律与人工智能导论》以及作为教程的《人工智能与法律》,它们的陆续问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法律业的动向,它既面向“数字”的,也是基于“数智”的,同时更着力“数治”的。近来,包括在国内法学界较为知名的一套连续出版物,专注于法律与社会科学跨领域研究的丛书,它都曾适时和前瞻性地推出了一辑“法律与科幻”。法律人的明天,它究竟预示着什么,又关乎些什么,的确有适宜探讨的价值。

 

 郑丹妮主编了一本《法科生的明天:16+N种职业可能》,该书尝试能为法科学生今后择业提供一种参考。它容易让人联想到多年前陈少文谆谆善诱、真情流露而作的《写给年轻法律人的信》。同样的有励志、有指引、有答疑、有解惑,那些经常困扰着法律学子们或初入职场的法律新鲜人的问题——诸如如何思考角色定位与职业规划,如何在继续深造与先行就业中做选择,如何在内资和外资中挑选一家合适的执业律所,如何兼顾未来业务发展和当前从事领域……比较来看,郑丹妮编写的这本书选题更贴近法律职业群体的刚需与痛点,内容编排上也更注重实务与实操。

 

 抛开编者用心营造的一种课堂情境只是为了让作品更具有可读性、亲切感,整本书近乎以一种职场百科式的工具书呈现。每位参与撰写章节的数十位作者(没错,这也是一本众包生产、集体创作的产物)从各自擅长和熟知的知识领域出发,为读者介绍了法科生可以选择的各种职业路径及其展开的事业图景。

 

 当许多法科学生想当然地以为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不是律师就是法官,又或者是各种“考编”努力挤进体制,这本书却真诚又如实地告诉你,“情况远非如此”。书的序言有一段对话,是通过模仿师生的对话而呈现。自称为“魔法师”的主讲老师问现场听众,“如果有同学正确猜中法科生的职业有多少种,便可获得一件神秘礼物”。“8种!”“16种!”“24种!”台下的抢答声此起彼伏。而魔法师始终保持微笑却一直摇头,直到一个名叫小D的学生抖个机灵回答说“N种”,才得到了提问者的点头首肯。这也是为什么书名副标题是“16+N种职业可能”。通过主编郑丹妮的观察与梳理,法科生能从事的职业除了16种热门选择外,像律师、法官、检察官、公安、仲裁员、公证员、国际组织的公务员、高校教师、企业法务、合规主管等之外,还有更广阔、更多远的前程选项。当然,它已经脱离了法学这个专业,后者只是曾经所经历(或所具备)的学科背景。它的舞台好比序言开篇所描绘的场景,小D在游轮上,面对阳光正好、波光粼粼,这既是星辰大海的白描,也是前程锦绣的期许。

 

 即便不刻意提及,想必读者也一早料到“小D”就是郑丹妮的化身,而据她在书里回顾,D也是她在微信公众号刚兴起之初,她注册的账号“D调魔法学园”的首字母,而她本人以“D调魔法师”的笔名在上面组织撰写一系列原创文章,来帮助在校法学生“打破地域限制、视野限制,解决同样资质的学生的职业发展可能性不同的问题”。无疑,这是一项公益的社会实践,也是有益的协作创举。至于郑丹妮她是法律科班出身,有在海外知名学府留学深造的经历,先后任职于一些外资和国内律所,并且也在一些公司担任过法务、并主持者法律自媒体。她的不同角色扮演和从业身份,连同她的两位副主编成员,还有为这种凝聚了众人智慧的“实验”给予助力的供稿队伍,他们清晰而极具说服力地向其目标人群展示了法律人明天拥有的种种机会。

 

 然而,这部作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帮助青年学子围绕法律进行的学科普及、认知开启,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高校教育中对法律职业训练的缺憾。这亦是不争的事实,现实中多数法学教育与职业培养的分离,以及缺乏必要的法学专业教育与法律职业考试体系之间的衔接,导致许多法科生毕业后无法顺利、如预期地进入到法律职业领域,或者即便入了职场,也不能充分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职级。有一些学生即便通过了司法考试,申领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但真的等到他们要学以致用,要融会贯通,要从“书本上的法”转化为“行动中的法”之际,他们无论是从技能到经验都无力处理手头的案件,或者,他们突然意识到课堂上学到的法律与职场中要运用的法律大不一样。毫无疑问,这“减损了法律职业对法学教育的信任”一位著名大学法学院教授曾不无感慨道。

 

 当今法学教育的得失检讨未必是一种理念的缺失,一种精神的凋敝,它也许是一个系统、一个体制乃至一个时代的病症。罗伯特·史蒂文斯的《法学院——美国法学教育百年史: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与思考,但我们不得不直面的现状更为严重而迫切,它是美国学者、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教授布赖恩·Z.塔玛纳哈在《走下神坛:美国法学院现状观察》中所揭示的那些困境,单就不断上涨的学费、不断涌入的新生,以及对应的萧条的就业市场、欠佳的职业表现,中美两国的法学教育所要迎接的挑战有相当的共通性。

 

 所以,回到郑丹妮等人用心用力编撰的这本书上,当我们翻阅它,从中去全景式地、简繁有度地去了解当前法律职业的现状,以及不同执业机构、职场平台内的组织文化、环境规则、薪资待遇、工作内容、培养体系和晋升通路等,它就像是一位学长或学姐毕业数年后回到熟悉的校园课堂,面对一群青春稚嫩的,脸上绽放着笑容,眼里充满着光,对未来乐观期待又略微不安的学弟学妹们给出的一连串鼓舞人心又中肯友善的建议,而落在纸面上它又像家书,以全书充盈的信息和页数的厚度来看,何尝不是致年轻法律人的一捆家书。“D调做事,高调做梦”,这是郑丹妮在赠予我的那册书的扉页所写下的祝福,她何尝又不是给所有爱追梦的年轻法律学子的。

 

 

 

 

来源:《法治周末》3.14日第10版

作者:杨吉,法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