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权资讯SHANGQUAN INFORMATION

尚权资讯丨炜衡刑辩沙龙“刑事证据质证专场”成功举办,毛立新应邀参加

作者:尚权律所 时间:2025-08-13

2025年8月8日下午,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刑事业务部成功举办“炜衡刑辩沙龙”第二十四期活动。本期沙龙以“刑事证据质证专场”为核心主题,邀请了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毛立新律师、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合伙人张旭涛律师以及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胡冰子教授进行主讲,同时邀请了北京卓晖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栾姗律师、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馨仝律师以及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晓南律师作为与谈人参会,活动由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刑事业务部主任彭逸轩律师主持并进行总结发言。

 

毛立新:虚假印证的破解之道

 

毛立新律师首先介绍了印证的概念,并表示印证是司法实践中构建证据体系的核心方法,涵盖同证、契合、聚合等类型。同证指不同证据共同指向同一待证事实;契合指证据内容不同但相互结合证明某一待证事实;聚合即证据链推理,通过证明中间待证事实间接证明最终事实。其次讲述了证据组合的逻辑结构,分为收敛式(多份证据均能独立证明同一待证事实)、组合式(多份证据相互结合才能证明某一待证事实)及发散式(一份证据能够同时证明多项待证事实)。最后毛立新律师为我们介绍了虚假印证的破解之道:审查证据信息来源是否单一,审查每个证据是否具有关联性和可采性,通过纵向、横向对比及运用经验法则、逻辑规则检验每个证据的可靠性,实物证据适用鉴真规则,言词证据验证“感知-记忆-叙述-诚实性”等要素。实践中抽象印证、过度印证及同步波动往往表明印证系虚假,全案证据审查可采用图示法分解证据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或采用叙事法构建整体故事版本。

 

张旭涛:侵犯商业秘密罪的

"散打式"证据辩护

 

张旭涛律师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为我们展示了针对侵犯商业秘密罪,辩方需采用“散打”策略破解控方“套路”的观点。核心包括:前置证据分析,拆分最终待证事实为次终待证事实重点攻击;质疑鉴定意见权威性,通过交叉询问鉴定人教育背景、从业经验及专业标准掌握度;结合辩方专家证人进行多重质证;运用三维动画、设备模型等可视化手段展示技术细节。并且强调辩护人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签署协议并控制信息传播,避免触犯侵犯商业秘密罪或泄露案件信息罪。

 

胡冰子:品格证据的攻防术

 

胡冰子教授为我们讲解了《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404条的基本内容并指出《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404条禁止使用品格证据及过往行为推断行为(如“过去偷窃→本案说谎”),防止陪审团预判偏见。例外情形下,被告人可主动提出自身“守法”“诚实”等良好品格证据,控方有权提出被告不良品格进行反驳,但禁止假设有罪式提问。采纳其他过往行为证据需证明其与动机、机会、身份等目的相关,法院须权衡证据价值与偏见风险,且控方需提前通知证据用途。

 

栾姗:虚拟货币犯罪质证要点

 

栾姗律师首先介绍了虚拟货币及其交易、溯源的原理:作为刑法意义上的财产性利益,虚拟货币相关犯罪可分为以币为对象(如非法经营罪、盗窃罪)和以币为工具(如洗钱罪)两类。随后,她指出,当前虚拟货币刑事案件裁判中偏重言词证据,而言词证据与虚拟货币交易相关的电子数据、鉴定意见之间往往缺乏实质性的“印证”。由于现阶段存在技术障碍和跨境取证困难等因素,检察官在办理涉虚拟货币案件时,其举证工作难以避免瑕疵,甚至可能出现证据链不完整等重大瑕疵。因此,律师应大胆质证、尽早质证、科学质证,积极寻找此类案件的证据突破点。在质证方法论方面,栾姗律师强调了虚拟货币类案件的25个质证要点,主要包括:质疑电子数据的合法性(依据《电子数据取证规则》)、质疑真实性(需与区块链哈希值、钱包地址等原始数据进行印证),以及质疑鉴定意见及价格认定结论所采用的评估方法、检材等。

 

王馨仝:跨境刑案证据审查关键

 

王馨仝律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跨境刑案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包括涉外案件数量激增、跨境犯罪类型的多样化以及司法应对的紧迫性。跨境证据分为公权力机关证据(如刑事司法协助获取)和私主体证据。前者需审查程序合法性及实质真实性;后者须经“公证+外交认证+使领馆认证”三重认证,且排除与其他证据矛盾的材料,审慎适用“幽灵辩护”策略。

 

李晓南:“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边界

 

李晓南律师强调合理怀疑的采纳需满足三条件:符合常情常理、有证据支撑、不与核心客观证据直接冲突,实践中需防止辩方滥用与控审漠视,并以两个案例(陈某某涉嫌受贿案、张某某涉嫌行贿案)能否排除合理怀疑作参考,强化上述条件的适用效果。

 

总   结

 

彭逸轩律师对本次分享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本次讲座呈现三大特点:一是视角从宏观到微观,不仅包含“道”层面的证据体系构建与破解,而且在“术”层面针对不同具体罪名进行精细拆分;二是覆盖中国法到域外法,在探讨国内司法实践的同时,也对域外的司法规则与实践进行分享借鉴;三是从“痛点”到“爽点”,不但直击虚假印证、套路举证等实务痛点,而且给出解决这些痛点的有效方案。最后,彭逸轩律师强调,在刑事辩护中,控方如“建房子”,辩方需精于“拆房子”,质证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也是亟待提高的重要能力。

 

本次沙龙深度聚焦刑事辩护的核心实战难点——证据质证,成功打造了一场兼具前沿视野与实务深度的专业盛会。与会专家贡献的宝贵见解,不仅精准切中实践痛点,更在刑辩理念与司法智慧层面提供了深刻启发,有力彰显了专业深耕与智慧共享的显著价值。展望未来,炜衡刑辩团队及刑事业务部将继续深耕刑事领域前沿议题,依托沙龙平台汇聚行业智慧,为提升刑事辩护的专业水准、推动司法公正持续贡献专业力量。

 

 

来源:炜衡刑辩圈